133 0641 9704
发布时间:2023.05.14 分类:行业动态 点击:次
颁布实行了7年多的“限塑令”,由于近日的1条新闻,重新回归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视野。
有媒体报导称,“限塑令”实行7年有余零件表面明显发白,塑料袋仍在农贸市场中泛滥,超市里自带购物袋的还是少数派,有的超市每一年仅出售塑料袋就可以赚数10万元,名存实亡的“限塑令”堕入为难。
但是,“限塑令”并不是形同虚设,愈来愈多的企业致力于研发新型环保材料。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看来,环保袋究竟环保不环保,不能光看袋子材料,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环保行动,取决于对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
商超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3分之2以上
据记者了解,自2008年6月开始实行的“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制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至今,“限塑令”已实行了7年多。
近日有媒体的1则报导,1石激起千层浪。该报导称,在北京,除农贸市场的摊位上挂着厚厚的1叠塑料袋外,小区的菜摊、路边的商贩也都是塑料袋不离手。
在连锁商超里,塑料袋基本实现有偿使用,自带购物袋前往的消费者也愈来愈多。不过,在购物后选择额外买个塑料袋的仍大有人在。
对超市而言,有偿使用的塑料袋变成了“摇钱树”,“限塑令”沦为“卖塑令”。超市的塑料袋售价大多从1毛到3毛不等,而据业内人士流露, 塑料袋的本钱最低仅为几分钱,大袋的本钱也不超过1毛5。按此计算,大型超市1天如果卖出2000个大塑料袋,1年下来利润就超过10万元。
不过,“限塑令”的实行仿佛并不是如该报导所言“形同虚设”。
2月16日,《人民日报》报导,在“限塑令”实行之前,我国2007年的塑料购物袋消费已达100万吨,相当于消耗石油600万吨,是名不虚传的塑料购物袋消费大国,大量的废弃塑料袋没法自然降解,给环境保护带来了问题,消耗了大量石油原料,造成“白色污染”。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2月16日表示: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行,7年多来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俭840万吨石油、节俭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2氧化碳近3000万吨。
同时,根据相关协会调查,2009年以来,我国塑料购物袋消费量延续保持在80万吨以下,其中超市等零售场所保持在30万吨以下。2015年,国内塑料购物袋消费量约70万吨,其中超市等零售场所约30万吨。
新型环保塑料袋加温水自动溶解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在“限塑令”及相干政策的吸引下,愈来愈多的塑料企业致力于研发新型的环保材料,将白色污染遏制在了生产源头,并在我国多地开花。
将白色塑料并对装备造成破坏袋剪下1段,放进杯子里加入些许温水实验。不1会儿,这些塑料便自动溶解,成了1些面糊状物体。这是甚么“奇异”的材料?答案是膨润土 改性淀粉生物降解复合材料(BMSC)。
据悉,这类由山东省潍坊华潍膨润土团体股分有限公司研制出的BMSC材料是通过膨润土的熔融插层工艺,利用独有的高效塑化剂对淀粉进行完全 塑化,提升了淀粉的塑化性能,解决了BMSC复合材料热塑加工性、制品成品性的技术困难。制备的生物基降解环料实现了注塑、吹塑、吸塑、发泡、双向拉伸等 多领域的全面覆盖,可广泛利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化装、食品、汽车、电子等领域确保英国能做出花样。去年10月,在“绿色未来降解新材料创新研讨会”上,这类由潍坊企业自 主研发的产品,经过专家鉴定,弥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在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中粮生化、山东必可成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等12户知名生物材料制品企业已扎堆落户,其 中已有9 户企业的产品从园区走向市场。可降解原料改性、制品及物流仓储等项目扎堆在吉林落地并构成生产能力,以聚乳酸为核心的生物制造产业正在吉林省蓬勃 兴起。
吉林华之路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落户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该公司总经理陈锡表示,可降解塑料袋主要来自聚乳酸,以聚 乳酸为基础发展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纤维材料、塑料制品、医用材料和汽车内饰材料等下游产业,可以像石油那样构成庞大的生物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生物基 化工产品。 环保不能光看袋子材料 “不能将消费者的不环保行动强加给塑料袋”。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看来,目前,大部份的消费者并没有理清购物袋环保的意义。“有些人认为设 计精美的棉布购物袋是环保袋,有些人管无纺布袋叫做环保袋,还有些人将可回收纸袋称为环保袋”,马占峰秘书长告知记者,在广大消费者眼中,目前市面上各种 各样的袋子都被可以被称为“环保袋”。却不知,这些被冠以“环保”的袋子,同普通市面上的塑料袋1样,需要在限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其真实的环保价值——消 费者对购物袋的公道使用。
与广大消费者的既定观念正相反,在马占峰秘书长眼中,超市中出售的塑料袋恰正是更加环保的,“只要消费者将超市购买的塑料袋,进行屡次使用其实不乱扔,我就认为是环保的行动”。
事实上,即便是环保棉、无纺布、可回收纸等这些具有较强降解性的材料,在短时间内如果被消费者不当处理,照旧存在不环保的可能。
马占峰秘书长为记者举了这样1个例子,“在1些高级超市中出售的环保布购物袋,制作很精美,有些乃至像工艺品1般,造价就要10几块。如使用于高低温的夹具种类增多果这些袋子并没有被2次或屡次利用,而是扔到了垃圾堆里,那末其不环保程度要远超塑料袋。”
“而我们目前市面上的1次性塑料袋,虽然本钱低廉,但也有许多老百姓选择重复使用。即便是装垃圾,也是很好的环保行动。所以,相对而言,环保袋究竟环不环保,不能光看袋子材料,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环保行动,对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马占峰秘书长告知记者。